首页 >国内 > > 正文

新春走基层|张卫英:为村民守护健康的95后小村医

2023-01-25 23:59:25 来源:知知贵阳

在花溪区山王庙村有一名“95后”的小村医,她奔走在乡间地头,用行动为村民健康保驾护航。今天的新春走基层让我们走进山王庙村,一起了解村医张卫英的工作日常。    

1999年出生的张卫英今年23岁,是山王庙村本村人,2020年从学校毕业后,在一家医院做护士。今年1月初,她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村医,现在大家都叫她“张医生”。


(资料图)

花溪区山王庙村村医 张卫英:现在看着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了,就想回家来发展,我小时候经常和爷爷奶奶们一起去放牛,他们对我很照顾,看着我长大的,现在他们老了,就想着回来帮助他们。

当天的最高温度只有0℃,张卫英在白大褂外面裹了一件蓝色的针织外套,背上一个鼓鼓囊囊的粉色背包就出发了。村民王明国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,与老伴和儿子王文辉住在一起。张卫英给老人检查了血压和血脂,确认一切正常后,她向老人嘱咐着用药事宜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村医 张卫英:这是口罩,你上街一定要戴好口罩,回家就把口罩扔掉。这是感冒药,你要是不会吃可以给年轻人说,让年轻人教你吃,你不会就打电话给我,卡片上有我的电话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村民 王文辉:我父亲年纪比较大,平时她经常上来量血压、测体温,感谢村里的医生,感谢大家。

目前,山王庙村实行“二包一”政策,全部的村委干部、驻村干部、网格员、随村医对65岁以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以及80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员每周走访两次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驻村第一书记 喻梅:每天所有的包保人员都会走访所有户,如果有紧急情况,我们就会按照现在最新制定的应急方案,作出最及时、有效的响应。

记者注意到家家户户门口都贴上了连心卡,上面有村医、包保负责人的电话号码,村民可随时向村医进行健康咨询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村医 张卫英:从我1月4日接手村医的工作,那时候正好遇上重点人群的随访,我花了3天的时间,对所有重点人群进行入户走访,有些没在家的就打电话给他们,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基础病,我都给他们发了连心卡,上面有我的名字和电话号码。

同时,村里还对残疾人、孕产妇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包保。小玉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,和奶奶杨永秀一起居住,张卫英和驻村第一书记喻梅每周至少上门拜访一次,不仅了解她们的身体健康,还关心小玉的学习生活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村民 杨永秀:他们一个星期来一次,关心看望我们,给我们量血压、测血糖。

走过平坦的柏油路,又踏上坎坷的乡间小路,背包带快要承受不住张卫英那沉甸甸的背包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村医 张卫英:这个包从1月5号背到现在,包里有重点人员的随访本、重点人群的台账,所有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记录本、血压计、血氧仪、体温计、血糖仪等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驻村第一书记 喻梅:走近路的话,要10多分钟才能走得到

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:最远你们走过多远?

花溪区山王庙村驻村第一书记 喻梅:最远要走到另外一组的住户,他们住得比较高,走路差不多要30多分钟,七八公里,走的路比现在走的路还不好走。

来到村民陈光祥家中,张卫英给两位老人做了检查,确认一切无碍后,叮嘱老人保持通风,注意身体,时刻联系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村民 陈光祥:村里经常来的,来问候我,拿药给我吃,吃了之后就舒服多了。

踏着清冷的寒风,大家走上归途,突然“啪”的一声,张卫英的背包掉在了地上,那根背带终于还是没有坚持住。大家都笑了,这根背带虽然断了,但张卫英与山王庙村的联系却越来越牢固了。

花溪区山王庙村村医 张卫英:我喜欢现在这份工作,跟爷爷奶奶辈的人说话,听他们讲以前的故事,回忆小时候的时光,我很喜欢他们。

记者/ 黄雷 申雨侹 钱飘云(实)

编辑/蒲爱佳 责编/杨青青 审核/何旭 终审/谢涛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2 每日劳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  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